电影丽塔未删减版
《洛丽塔》这本争议很大的电影。说实话,第一次读的时候,我整个人都不好了。亨伯特那些华丽的独白,乍一看很有文学性,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典型的"又当又立"吗? 你看啊,亨伯特全程都在说:"我是有罪的,但是..."这个"但是"后面,跟着一连串文学典故和心理学名词,活脱脱一个PUA大师的自我修养。最讽刺的是,他越是引经据典,越暴露自己的虚伪——就像现在某些人,做坏事前先背两句尼采。 重点来了!纳博科夫最狠的地方在于,他让亨伯特自己拆穿自己。比如那段著名的"我的生命之光",表面上多浪漫啊,但紧接着就描写洛丽塔嚼口香糖、看漫画的样子——看,幻想和现实的差距这不就出来了吗? 有意思的是,很多读者会自动代入亨伯特的视角。这就好比...看《甄嬛传》,明明华妃坏事做尽,但因为她长得美,观众就自动给她找理由。这种阅读体验本身,就是纳博科夫设下的一个巨型人性实验啊! 最后说个细思极恐的细节:全书唯一一次出现"多洛蕾丝"这个真名,是在洛丽塔写给亨伯特的求救信里。看,连名字都被剥夺了,这才是最残忍的地方。好了,这期就到这里,欢迎在评论区讨论——但请记住,我们讨论的是文学手法,不是给某些行为找借口哦!